时间:2023-01-29 14:11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要促进国内大循环更为顺畅,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最终形成以强大国内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循环模式;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必须更好依托国内大市场,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进一步夯实与世界各国合作基础,形成我国国际合作竞争的强大优势,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有效联通。因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关键词:全国统一大市场;统一;公平;要素;协同
1 构建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
1.1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
公平竞争审查是政府有意识地对公权力干预市场经济的能力所采取的内部控制机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旨在约束政府行为,以确保今后政府出台的各种产业、投资政策,都要以不破坏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为前提。
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目的是从源头上对政府部门拟出台的政策措施实施事前审查,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市场竞争形成市场价格、市场价格配置市场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
1.2 加快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1)制定统一竞争标准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离不开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在《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出台前,平台经济曾经比较突出的“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行为就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缺乏明确规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的出台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等标准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实现了竞争标准的统一。因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要有全国统一的竞争标准。
(2)企业加强自查自纠
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合规经营是参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相关企业要依法经营,对法律有敬畏之心,特别是当业务模式盈利可观却涉嫌违法时,能够做到守住底线,尤其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因为互联网企业明显具有市场优势地位,所以企业自身需要特别警惕,不可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排除限制竞争对手,也不可以通过并购活动包括并购初创企业排除、限制和扭曲互联网市场的竞争。
1.3 强化产权保护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有效地保护产权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法治是保护产权的最可靠方式,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的财产权,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财产财富安全感,形成社会的良好稳定预期,增强全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
1.4 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自然垄断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和重要资源领域。自然垄断行业需要从原有的“板块式”向“产业链式”改革推进。“板块式”改革是以企业中不同的业务板块为对象,通过重组、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促进业务板块内的生产要素整合和业务板块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产业链式”改革,则是以产业链上的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为对象,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改革,在产业节点价值提升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产业链的总体运行效率。
2 建设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
2022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一项具有牵引作用的关键性改革任务,综合改革试点是新时期推进改革采取的正确方法策略,是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重大举措。
2.1 土地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向创新驱动型和要素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确保土地供给方式与新阶段、新需求相向而行,是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的基本出发点。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一直是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哪些属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二是哪里有这类建设用地;三是这类用地到底有多少?
针对上述问题,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要做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础工作,包括对地类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定位、精准定界、精准统计,并做好登记确权与发证工作;二是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储备制度;三是推行两种经营方式,一为储备土地股份化,参与农村“三变改革”,二为储备土地集聚化,即依据规划,将储备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整治复垦成耕地,与现代农业园区融合,发展现代农业。
2.2 资本
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同劳动力、土地、技术、数据等一道共同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积极作用必须充分肯定。但是要深刻认识到资本的两重性:一方面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可以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资本是逐利的,具有投机性和贪婪性。如何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一是鼓励各种资本形态发展,丰富市场竞争主体。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决定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这为各种资本形态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具体表现为不同的资本组织形式。实践中,应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使各种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强化管理资本的职能,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三是坚持反垄断,在创新与监管中寻求平衡。打破垄断是保证各种形态的资本公平自由竞争必不可少的条件。
2.3 劳动力
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劳动力和人才自由流动机制,推动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2.4 技术
大力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推进技术和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2.5 数据
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五个方面先行先试: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统一开放的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体系;健全公平公正的数据要素市场法治体系;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流通体系;深化数据要素全面赋能数字化发展。
3 建立协同共治的监管机制
3.1 解决市场主体“准营难”
“十三五”时期,我国营商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十四五”时期,商事制度改革将从解决市场主体“准入难”进入解决“准营难”的攻关期。推进以“两张清单”“四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商事制度改革,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公正、透明、规范、便捷、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3.2 维护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关于“促进公平竞争”“建设统一大市场”,市场监管部门要坚持“三个并重” :坚持依法规范和支持规范健康发展并重;坚持治“果”和治“因”并重:坚持监管执法和制度建设并重。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加快完善竞争治理,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3.3 强化各部门综合监管
坚持系统集成、高效协同,打好监管“组合拳”,用好政策“工具箱”。要推进分段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建立完善问题会商、工作协同、监管联动有效机制,实现“一个窗口审批、一个标准管辖、一箱工具综治、一套程序办案、一支队伍执法、一条热线维权”。要推进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变,建立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特别是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强智慧市场监管建设。
参考文献:
[1]董小君.把握资本行为规律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N].光明日报,2021-12-21.
[2]傅建平.深化数据要素改革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N].光明网,2022-01-05.
上一篇: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利弊分析
下一篇:逆全球化的动因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