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启示类论文写作的误区与范文举例

时间:2022-04-15 14:55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启示”意味着看到外界某个事物后,对自己的某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对学术写作而言,启示类论文意味着自己要研究的问题与过去的历史或国外产生关联。由于“历史”和“域外”均为重要的选题密码,所以很多作者喜欢写启示类论文。但此类论文在实际写作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研究问题不明确或问题过于宏大

  选题是学术写作的第一步,没有选题,期刊论文就无法进行实质性写作。但是,很多作者不清楚选题的基本要素,容易混淆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导致依据选题所拟制的论文标题缺少明确的研究问题或问题过于宏大。

  比如,《欧盟高校“慕课”(MOOCs)的现状与发展及对我国高校“慕课”的启示》从标题上看,就缺少明确的研究问题。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这篇文章不就是研究欧盟高校“慕课”对我国慕课的启示吗?为什么说它没有研究问题呢?其实,这篇文章确实在研究“国外对中国的启示”。但是,它具体是研究欧盟高校“慕课”的什么问题呢?标题中的“现状与发展”是在表达什么?是要研究其历史吗?如果是研究欧盟高校“慕课”的发展历史,那么,研究它,是对我国高校慕课的“什么”有启发价值呢?

  这些问题,该文标题都未交代,所以说它缺少明确的研究问题。如果要做修改,作者就需要聚焦到“慕课”的某个具体方面,比如“慕课”的内涵/教学胜任力/教学评价等,围绕这个具体方面去梳理国外的做法,然后给出对我国“慕课”内涵的科学理解/教学胜任力/教学评价等有何启示。

  再如,这个论文标题《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百年发展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从标题上看,这篇论文研究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经验,但这一研究问题过于宏大,更适合权威作者去写。这也是普通作者做启示研究需要注意的。即要聚集到某个具体问题上,而不宜像大人物那样直接研究百年历史。相比之下,《阅读暴露的科学测量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这个标题就好得多,从标题上,读者可以清楚地得知:它要研究阅读能力的测量以及测量队阅读教学的启示,这就是它要研究的问题。

  二、摘要部分有关“启示”的表述过于笼统

  作为一篇启示类论文,其摘要部分自然要把文中得到的“启示”写出来、写清楚。然而,不少论文在摘要部分交代“启示”时,仓促结束,写得虎头蛇尾,。比如下面这个摘要。

  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维度考察“党领导一切”,可以发现,早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就在建立根据地一元化领导中明确提出党“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为克服分散主义,通过建立健全政府系统向党的请示报告制度、成立领导小组等,强化了“党领导一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治建设,规范了“党领导一切”。新时代坚持“党领导一切”,必须在纠正偏差中实现,在科学理解中全面把握,在深化改革中强化。

  这篇文章研究“党领导一切”。在摘要部分,作者比较具体地交代了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一切”的发展历史,但到了介绍上述历史对新时代的“启示”时,作者只简单一提,认为“必须在纠正偏差中实现,在科学理解中全面把握,在深化改革中强化”,这就显得过于粗略,不够具体。

  对启示类论文来说,“启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作者观点的集中表达。如果只是简单一提便结束,相当于未把自己的观点交代清楚,也就削弱了文章的创新性。我们再来看一篇启示类优秀范文,看看对方在摘要中是如何写“启示”的。

  培养社会创业者是创业社会的时代需求,也是高校的新使命。作为社会创业教育的发源地,哈佛大学通过开发融合性社会创业教育课程、多元体验学习平台、协作型创业教育共同体等策略成为全球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标杆。我国高校应提高对社会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探索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推动社会创业教育与有关学科专业融合,优化社会创业教育组织与外部支撑体系,通过培养社会创业人才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这篇优秀范文研究哈佛大学如何展开社会创业教育,并依据哈佛经验,给出了对我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启示。摘要部分,作者第一句写的是研究背景,第二句开始介绍哈佛经验,其经验具体包括三大块即开发课程、建立平台、建设共同体。第三句写的是启示。

  从作者对启示的表述看,“提高对……的认识,探索……路径”这一启示,是整体上从哈佛大学那里得到的启示,即社会创业教育是时代所需,国外高校早已起步,我国也要奋起直追,重视社会创业教育;“推动社会创业教育与有关学科专业融合”这一启示,对应的是哈佛大学“开发课程”和“建设平台”方面的经验;“优化社会创业教育组织与外部支撑体系”这一启示,对应的是哈佛大学“建设共同体”方面的经验。

  可见,启示类论文在摘要部分写“启示”时,除了将“启示”与“经验”对应着写,还应针对自己所研究的问题主体给出更符合实际的做法,而不能直接照搬对方经验。

  三、正文“启示”部分未体现“四个什么”

  前文提到,启示类论文需要把得到的“启示”写出来、写清楚。不仅摘要部分要把“启示”写出来,而且正文部分更要把“启示”写到位。不过,很多文章的正文写到“启示”部分纷纷“翻车”。比如,各条“启示”与正文前面几部分脱节,出现“假大空”的写作倾向,或者局限于论文前文所梳理的某地具体做法,简单照搬,未能对症下药。那么,一篇规范的启示类论文的“启示”部分,到底应当怎么写?

  这里以《社会创业教育:哈佛大学的经验与启示》为例,做出说明。由于该文“启示”部分的三条内容都写得非常规范,为节省篇幅,此处着重分析“启示”部分的第一条。

  (一)观念重构:克服创业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作为世界名校,哈佛大学重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人才,注重将全球重大问题与教育相结合,及时将“可持续发展”、“经营责任”、“绿色创业”、“全球变革”等理念渗透进创业教育之中,显现出其社会创业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的前瞻与先行。我国新一轮创业浪潮正推动高校创业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体系化、整体化。然而,尽管人们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正日益拓展,但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商业创业教育”的观念仍占主流,“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创造财富”等口号透视出这种认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创业观念已经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高校应该主动引领创业社会的发展,而不是被动适应当下的就业压力。创业教育需要从更深入和多元的角度去理解,创办企业、社会创业、内创业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必须得到全面重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也应该百花齐放,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多元价值需求。遗憾的是,在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域,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的社会创业教育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创业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未来社会变革人才的严重短缺。大学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赚钱谋生的竞技场,我们必须全面认识创业教育的内涵,尽快弥补当前社会创业教育的短板,推动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

  这条启示虽然只写了500多字,却包含了“启示”部分必写的四方面内容,即“四个什么”。

  该条第一段是在交代“什么内容有用”,即哈佛大学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经营责任”“绿色创业”“全球变革”等理念是有用的。第二段是在交代“对什么主体有用”,即上述理念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有用。第三段是在交代“有什么用”,即可以丰富国内对创业教育的理解。第四段是在交代“为什么有用”,即国内创业教育存在功利主义,教育理念不合时宜,影响高校培养未来人才,所以需要全面认识创业教育,重塑创业教育理念。可见,把“四个什么”交代清楚后,“启示”也就写到位了。

  当然,启示类论文写作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本文只是列举了其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启示类论文虽然看上去好写,但也要注意研究问题明确具体,不能不做聚焦就做启示研究。在介绍“启示”时,务必把对应的启示写具体,体现“什么内容有用”“对什么主体有用”“有什么用”“为什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