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教育论文

初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有效路径

时间:2022-09-06 13:5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绿色化学已经成为了当前化学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课堂,能够给予化学科目全新的生命力,同时也为整个领域的发展指明了为了方向,从而能够满足我国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此,教师应当提高对于绿色化学的重视程度,将其视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任务,进而将课本知识与绿色化学理念相结合,推动整个教育行业持续进步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育;绿色化学;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教育,在初中阶段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把绿色化学基础知识融入化学教育中,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实教学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及环保意识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一、通过化学教材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在遵循《课标》要求的前提下,沪教版化学教材以学习相关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为重点,适当向外延伸,向学生简单介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自己所处的处境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例如在学习《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时,加入了“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我国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如何进行防治等。再如学习《自然界中的水》时,加入了“水体污染”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赤潮”和“水华”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也介绍了“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方法等,并教会学生净水的方法。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环保知识,让学生既认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又认识环境改造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立志为改造环境而刻苦学习化学知识。

  二、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尽可能减小污染。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创新改进实验,减少环境污染。在分组实验教学中,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施:(1)发展微型实验;(2)改进实验及仪器装置;(3)正确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

  1、设计微型实验,使药品剂量最小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源

  微型实验是指用微小量的化学试剂在微型化学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其主要特点有:实验仪器小、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所需时间短、携带方便、现象明显、反应容易发生、药品用量小,实验成本低等。目前的初中新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微型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工具。因此,用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微型化,发展微型化学实验,利用微型仪器、尽可能少的试剂进行实验,能减少中间生成物的转移过程和试剂在器皿中的附着量,从而减少实验中的“三废”,真正做到“零排放”。

  2、改进实验及仪器装置

  在化学实验时,总伴随着一些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的生成,而这些产物中有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或变化实验程序,从而尽量减少化学试剂和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在现行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指明了药品浓度,有些实验没有指明药品浓度,对许多涉及药品浓度的实验探索和改进,既节约了药品保证实验效果,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3、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不随意丢弃实验残留物,不随意排放实验尾气,不随意倾倒实验废液。正确处理实验“三废”,避免将学校实验室变成污染源,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燃烧红磷的实验时,由于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对人体有害,可以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或在通风橱中进行,避免对人体的伤害。

  在分组化学实验时,对于用剩的药品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对于实验时产生的尾气、液体或固体物质,也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有毒的尾气或造成大气污染的尾气,可以用气囊收集起来备用或用能与之反应的溶液将其吸收,以防止污染空气;固体或液体物质都应回收处理,不能直接倒入垃圾筐或倒入下水道。否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及地下水。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联系实际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形式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化学知识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有以下3种方式。

  1、转题讲座。对教材中讲的少而对环保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如针对有的学生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可举办〈〈家庭生活与环保污染〉〉讲座,实际研究表明:家庭污染占百分之五九。据有关专家统计,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制造0.9kg垃圾,5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2--3个一次性饭盒;一个人因洗发、洗澡、洗衣服等等一天平均制造200升废水在污染着河流、大海和土壤。可见环境保护不止是国家、环保部门的事,每个人都应从家庭污染出发保护环境。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使学生感到自身在制造污染破坏环境,都多么可怕又多么可悲,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而改变生活习惯。

  2、课外实验。积极利用课外实验配合课堂教学,开展环保教育。"河水、雨水酸碱性的检测"、"干电池的收回河利用"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强化环保意识。

  3、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邻近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站、化工厂并进行实地调查并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能使他们感知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河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以上几点只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初中化学知识进行绿色化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当然,普及环保意识的方法各种各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位学生(公民)都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达到“零污染”和“零排放”。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地球。

  教师作为教育实体,不仅担负着普及宣传化学知识的使命,而且应该进行教学科研,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提出思考,进行改革,使化学教育能够得到发展。

  绿色化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一种战略、一种方针、一种指导思想、一种研究策。21世纪是绿色化学时代,学生应该从教材中学到绿色化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传统知识体系(包括实验系统)的教材应当而且完全可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著名的“耗散结构理论”使我们坚信,化学实验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一定能在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过程中,从混乱无序走向有序。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树立牢固的绿色化学理念和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未来自觉的“绿色化学家”,为绿色化学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钱欠平.浅议初中化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教育:文摘版:00329-00329.

  [2]刘红梅.浅议初中化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情感读本,2017(23):84-84.

  [3]冯铃慧.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4):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