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医学论文

药食同源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时间:2023-01-18 09:33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药食同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药食同源产业是国家发展“健康中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伴随国内政策的高度支持与国外环境的日益友好,药食同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映射出一些问题。法定药食同源品种可依据中医保健功能与性味功效特性归纳为7类,为开发应用提供借鉴。深入市场调研、掌握市场需求、加强基础研究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建设标准体系,将有利于开发集安全性、风味性及个性化于一体的药食同源产品,促进药食同源产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的打造。

  关键词: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策略

  引言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也就是药物,食物与药物之间并没有很明确的分界线,中药的“五味”、“四性”理论被古代医学家运用到了食物里,“四性”、“五味”被認为存在每种食物里。烹调经验与中国传统医学知识相结合的产物是药膳,是一种有食疗和治疗作用的膳食,需要经过烹饪加工而制成,原料是食物和药物。它“寓医于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为它既是药物也是食物;可以有效的强体健身,对于各方面的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可以延长寿命。因此,药膳在一种程度上属于食品美味,在另一种程度上又属于一种药物功效的特殊膳食。

  一、药食同源相关概念的定义

  几千年来,药食同源理念在我国人民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养生实践的积累,药食同源理念及药食同源物质不断发展丰富。然而,古人对药食同源及药食同源物质的定义并不十分明确,不利于现代养生保健及产品开发。为更好地传承药食同源理念、开发药食同源产品,打造药食同源产业,亟需明确药食同源相关概念的定义。

  1.1药食同源的定义

  药食同源是我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认识药物和食物并对两者关系的概括,具体指药物和食物都来源于自然界,都以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为物质基础,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于实践。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和食物中代谢产物类型及比例的差异使得两者的性味及功效有异,进而使得食物侧重于养生、药物多用于治病。

  1.2药食同源物质与药食两用品的定义

  从广义上看,药食同源物质是基于药食同源理念的指导,在我国传统中医学和食疗学中使用的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中药材物质。狭义的药食同源物质是从广义的药食同源物质中选择已有国家中药材标准,经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认为长期服用对人体无害的动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现阶段特指在我国《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以下简称《名单》)中规定的具有传统食用习惯,且列入国家中药材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中药材标准)中的动物和植物可使用部分(包括食品原料、香辛料和调味品)。截至目前,《名单》中收录的物质共93种(包括87个原规定品种与6个新增品种:当归、山柰、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另外,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9种物质正开展试点管理工作,在充分论证安全性后可能纳入《名单》。习惯上,亦将狭义的药食同源物质称为药食两用品。药食同源物质食性强于药性,多为补益药,性味多平和,具调养、康复、保健作用,且有悠久的食用历史。使用时应遵循“三因制宜”和“君臣佐使”等原则,同时需注意食物和药物的配伍禁忌。

  1.3药食同源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区别

  目前,药食同源物质主要用于开发药食同源食品和保健食品,虽两者都属于食品范畴,仍须区别对待。从允许使用的中药材来看,保健食品中还可添加114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从功能来看,药食同源食品为普通食品,不能宣称其具有保健功效,而保健食品可经功能性评估后宣称具有特定的保健功效;从安全性及适用人群来看,药食同源食品为普通食品,安全性已得到验证,大部分人群皆可食;保健食品为特殊食品,上市前需经过安全性评估,适用于特殊人群。

  二、药食同源研究进展

  “药食同源”是古人在食物和药物发现中总结的智慧。食物和药物一样具有偏性,具有四气五味,因而食物除了提供基本的营养外,还具有和药物类似的治疗功能,早在周朝就产生了“食医”的分工,后期则出现了专门以“食治”为主的“食疗类”本草。现代对食物的第三大功能“调节人体机能”的相关研究表明,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植物次生产物可能是植物类食物治疗功能产生的科学物质基础。食物和药物虽然同源,但有界限。食物主要提供营养且无毒,而药物则主要用于治病。食物性质平和,药物则性味相对厚重猛烈,因而食物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食养”和“食疗”两方面,这些既是药物又是食品的物品常具有补益作用,尤其应用于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基于古人对药食两用品种的4种主要特征认识:安全、营养、保健和治疗作用,现代则将食品和药品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限定,分为药品、食品、保健食品和“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物品”等。古代本草尤其是食物类本草不但记载大量食物类药物,还对服食方法和禁忌等进行了大量论述,反映了古人对药食两用物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的重视,给今天的食疗和保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卫计委颁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物品名单”即是药食同源的现代体现。但该名单只有目录而无相关限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来源、食用部位、多来源问题、品种问题、食用方法和禁忌等。因此,名单的修订需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考虑传统和现代应用情况,进行相关的说明和限定。“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物品”名单应是开放的,但是新物品的纳入必须有严格的依据和相关原则。卫计委将“新食品原料”作为新纳入品种的一个过渡和衔接口,体现着安全性原则,但是“新食品原料”中中药材如要纳入“药食两用物品名单”,建议设定一个固定的安全监测期。

  三、总结

  深入市场调研,掌握市场需求,根据中医的体质学说和三因制宜理论精准定位,开发集安全性、风味性及个性化于一体的药食同源产品。此外,加大药食同源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重视营养健康知识普及,让老百姓选择基于药食同源的养生保健方式的同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药食同源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将促进全员健康,助力“健康中国”的打造。

  参考文献

  [1]段逸仙.医古文[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07-204.

  [2]靳凤香.浅谈中医膳食护理在临床的应用[J].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2010:3843.

  [3]刘静茹,刘晨冰,毛智慧.谈中医饮食护理[J].中医杂志,2005,32(5):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