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缩小问题的六种选题策略与范文示例

时间:2023-03-05 19:05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一般认为,思辨研究之所以是思辨的,就是因为,它要么研究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或命题(因为“抽象”,所以不便采用实证方法),要么把“思辨”作为论文的实际方法。不管是研究抽象的概念或命题,还是直接使用思辨方法去分析问题,都需要作者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但是,很多作者在这方面存在欠缺。与此同时,论文写作又往往强调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必须明确具体。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作者便面临“抽象命题如何具体化”的写作困境。为此,我们围绕已发表的C刊论文,总结归纳出思辨论文“抽象命题具体化”的6种写作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借助“时间-空间”研究抽象命题

  时间是空间里的时间,空间是时间里的空间,任何对象都摆脱不了时间和空间。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时间-空间”研究抽象命题,达到使其具体化的写作目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写作思路。

  (一)过去+现在+将来

  最简单的“时间-空间”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写作思路,就是以时间和或空间的变换为维度,围绕一个抽象的概念范畴“过去”“现在”和“将来”展开论文写作时间-空间。

  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热词,但也是一个宏大的抽象概念。按照“时间-空间”的逻辑去思考,我们就应想到:上述概念虽然是新提出的,但它并不是突然从天而降,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根基。也就是,过去时空中也曾存在相近的对应物,只是现在被命名为“中国式现代化”,并在当下这个时空得以建构,未来可能还会有新的发展。据此,我们可以先写“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思想内核的历史生成,再写“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概念体系的现实构建,最后写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未来展望。

  相关范文

  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历史生成、现实构建与未来展望

  (二)时间A及人物a+时间B及人物b+时间C及人物c+时间N及人物n

  抽象命题本身可能是冷冰冰的,可一旦把它置于特定时空,让它跟特定时空的人扯上关系,它就会变得具体生动。这就是本条要讲的写作思路。即围绕一个抽象命题,分别就多个时空对应的多个不同人物展开论述,使其构成一段完整的学术史。比如,“当代西方美学政治转向”是一个抽象的美学问题。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按照时间线索和人物线索进行追溯。

  最早对感性学的美学进行理论批判的人,是马克思(a)。因此,我们需要先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A)开始写,并介绍其相应的美学思想。之后,是20世纪上半叶(B)葛兰西(b)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以及“后葛兰西主义”思潮引发的美学关注。再往后,是20世纪下半叶(C)雅克·朗西埃(c)提出的“歧见”与“感性的再分配”思想,以及当代(N)美学家齐泽克(n)提出的“后政治的生命政治”理论。通过“一个特定时空,对应一个思想家”,论文结构得以展开。

  相关范文

  审美与政治:当代西方美学的政治转向及其理论路径

  二、借助“理论-实践”研究抽象命题

  我们常说“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假如把“抽象命题”视为理论层面的对象,那么,“理论对象”要想具体化,就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可以围绕“理论-实践”的矛盾关系去研究抽象命题。

  (三)实践生成+现实挑战+建构路径

  这一写作思路,首先从理论层面介绍“抽象命题”实践的生成机制,之后介绍现实实践中遇到的挑战,最后介绍如何克服现实挑战、建构相关路径,从而达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比如,习总书记说“生态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由此出现“生态财富化”的提法。面对这样一个有些抽象的命题,我们该如何展开写作呢?可以按照“理论-实践”的思路去写。

  具体来说,“生态财富化”就是“把生态环境变成一笔财富”,“财富化”虽然代表着“生态”这一事物的动态转化,带有一定的实践色彩,但是“生态”变成“财富”也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也就是其“实践生成机制”。明确了理论层面的生成机制后,我们拿着这些理论认识,去审视现实中的“生态财富化”,就会发现它现在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克服。这些“挑战”就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好在我们前面已经探讨了“实践生成机制”,要回应这些现实挑战,只需要拿着“实践生成机制”去分析那些现实挑战,找出阻碍实践机制生成的环节或因素,从而构建出相应的实践路径。

  相关范文

  生态财富化:实践生成、现实挑战与建构路径

  (四)确立依据+基本特征+策略

  “理论-实践”之间的矛盾,有时也体现为特定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场景,但水土不服,而需要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上述现象迁移到抽象命题的论文写作中,便是为抽象命题匹配一个应用场景,通过探索抽象命题在场景中的确立依据、基本特征以及实施策略,从而达到“具体化”的写作目的。

  比如,“三一语法”本身是抽象的,但它有自己的应用场景,也就是应用到现实教学中。不过,上述语法体系属于舶来品。如果将其迁移应用于国内二语教学中,则需要首先考虑其确定依据,也就是“三一语法”需要怎样的教学语境,需要创设出什么样的教学语境。明确了“确立依据”后,还需要继续分析上述教学语境的基本特征。明确了教学语境的基本特征后,我们最后还要思考:实践这样的教学语境观,需要实施哪些相关教学策略?即得出实践策略。

  相关范文

  二语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基于三一语法的思考

  三、借助“形式-内容”研究抽象命题

  前面几条,我们一直在说借助“理论-实践”研究抽象命题。“理论”需要一定的结构或方式来组织特定的知识体系,“实践”也不是两手空空地凭空去实践,而需要承载一定的实践内容。从这个角度上说,“形式-内容”是对“理论-实践”的进一步抽象。既然“理论-实践”可以让抽象命题具体化,那么,“形式-内容”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写作思路。

  (五)A的提出+A的形式结构+A的内容建构

  这一写作思路,就是首先论述特定命题的提出,之后从(理论)形式层面介绍该命题的结构,最后从实践层面介绍该其现实建构,也就是论述其具体实践举措的确切内容。

  前面我们曾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宏大抽象的概念。借助“形式-内容”研究上述抽象概念,就可以先论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命题的提出(A的提出)。提出问题后,再从理论层面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叙事结构,也就是其内在逻辑框架(A的形式),为下一步的“内容构建”打下基础。最后,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话语建构(A的内容)。也就是,为打造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融通中外的叙事话语,从而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传播给国内外受众,我们需要围绕哪些内容做哪些实质性的工作。

  相关范文

  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叙事结构与叙事话语建构

  四、借助“一般-个别”研究抽象命题

  “一般-个别”属于演绎推理,体现了思辨的递进逻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然可以让抽象命题具体化。具体的写作思路如下。

  (六)一般原理A+具体对象a+一般原理B+具体对象b

  具体来说,先围绕某个维度介绍一般原理A,之后再论述某个更具体对象a,并使用一般原理A对其展开分析。再往后,介绍另一个一般原理B,并论述另一个更具体对象b,以及使用一般原理B分析具体对象b。

  比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属于外宣翻译(A),“忠实”是此类翻译公认的指导原则。因此,我们可以先介绍外宣翻译中的忠实,之后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一文本(a),具体分析其英译忠实的疑难点。这是“一般-个别”关系的第一次呈现。接下来,继续体现“一般-个别”关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属于官方组织的翻译活动(B),体现官方意志,并有具体的管理和翻译机构。因此,我们需要先介绍机构翻译的属性,之后再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b),分析该文本在机构翻译属性制约下,呈现出怎样的英译特点。

  相关范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忠实——机构翻译视角

  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归纳总结的思辨论文“抽象命题具体化”的6种不同的写作思路。当然,有一些抽象命题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能同时适用于多种写法。但不管怎么划分,在现实写作中,我们不必贪多求全,只需要找准自己能把握得了的一种维度,选择一种可操作的写作思路,进行技术性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