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文献综述的常见问题及正确示例

时间:2023-05-11 20:28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文献综述是在对选题(主题)相关研究领域文献广泛阅读并理解之后,进行的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和评论思考。具言之,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性的陈述和评论,其最终目的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研究思路。若将论文写作形象地比喻成建房盖屋,那文献综述则被视为是“地基”样的基础性建设。日常审稿过程中,论文“文献综述”的书写环节一旦出现问题,难免会造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不良后果。

 

一、论文中文献综述的常见问题

 

1、断章取义:“倒推”导致自己论文与已有文献逻辑断裂

这是文献综述中较为普遍的存在,即作者并未真正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研究文献,进而找出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而是声称针对某问题的研究缺乏文献(研究),自认是探索创新性的研究。其中又有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一是开门见山,直接陈述对某某问题的研究,学界尚未开展研究,进而提出本文(作者)要进行研究。二是即便进行了文献回顾(甚至颇为系统),但落脚到本文的问题推导时,仍旧回到了“学界尚未展开研究”的老路上,明显能看出上下文的逻辑断层。三是选择性地规避已有研究中的争议问题,但却“借鸡下蛋”,将别人已有的研究观点拿来当做自己的研究问题(此类情况较为隐晦,有涉学术不端之嫌)。不论是第一种情况所表现出的“无知者无畏”,还是对第二种情况所表现出的“无可奈何”,又或是第三种情况所表现出的“投机取巧”,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断章取义”,均不利于论文研究(真)问题的推导。

 

例如:《XX视角下XX产业边界的审视》一文中:

 

.....

XX作为既竞争又合作;既凸显教育价值、又追求经济价值;既强调自然属性、又凸显社会属性的多重性社会活动,其产业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目前,大部分研究多从产业视角剖析XX产业边界的内涵和构成,少有研究从XX视角对其产业边界进行探究。尤其从个体与社会视角审视XX产业边界的内涵与逻辑或多或少地被忽视掉了。故此,本文在整合当前相关研究成果,从个体与社会双重视角下审视体育产业边界的逻辑内涵,为XX产业边界厘定提供参考。

......

 

虽然在前文中作者梳理了针对“XX产业边界”的已有研究,但涉及到本文问题推导时,却话锋一转,“目前,大部分研究多从产业视角剖析XX产业边界的内涵和构成,少有研究从XX视角对其产业边界进行探究。尤其从个体与社会视角审视XX产业边界的内涵与逻辑或多或少地被忽视掉了”,用这种“少有研究...个体与社会视角被忽视...”来做强行推导,导致逻辑出现了断层。

 

2、浅尝辄止:“机械罗列”导致论文“无述无评”

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在于“浅尝”,即作者对已有研究的回顾(梳理、批评)不深入,流于表面。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对文献的罗列,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随意性地引用一些与文章主题毫无关系的文献资料,另一种是平面化地堆叠前人对某一主题(问题)的研究观点。前一种情况反映出作者并不清楚如何去筛选合适的文献资料,即对自己相关领域尚不熟悉。引用不相干的文献,就会使得综述显得格外“别扭”,与其他部分内容产生排异现象。后一种仅罗列前人观点,未进行系统分类、归纳、提炼,难免造成内容的杂乱,缺乏内在逻辑。既难以认清某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程度、存在的问题,也不利于厘清已有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另外,“浅尝”还体现在只“综”不“述”上,换言之,即便作者对已有研究有一定系统性的梳理,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但缺少对已有研究的“批评”,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进而发现已有研究不足之处的目的。

 

例如《XX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高阶段思维培养》一文中:

 

在语文“新课标”指引下的常规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语文教学专家,还是一般的语文教师谈起培养学生的语文高阶思维,会认为批判性和创新思维思维这两种思维是最高阶的,也是思维培养的主要目标。例如,“2020修订的高中新课标”在谈到“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第二个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时就作了如下表述:“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1】“批评性和独创性”思维作为高阶思维被放在了最后。也有语文教研者认为:“培养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们的素质以及语文素养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这位研究者也把“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放在了高阶思维培养的主要位置。而我们认为,针对具体教学而言,在不同的情况下,高阶思维培养是相对的,我们可以基于学生思维的实际水平,在“目标分类理论”“问题连续体理论”和“‘四字’语文理论”指导下,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相对高阶的语文思维。

 

由上段文字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围绕“语文高阶段思维培养”,作者罗列了前人的研究观点,但并未给出任何“述述”,也没有从已有的研究中寻找不足,而是“另起炉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造成前后逻辑不衔接,从而影响该文的问题提出。

 

3、拾人牙慧:重复前人观点导致缺乏自己的评述

这种情况比“浅尝辄止”式的文献综述略好一些,即具备一定的述评内容,但其内容却没有多少含金量。也就是说评论的部分仍是前人的研究观点,自始至终以“无我”的状态呈现,很容易让人怀疑该论文的研究价值,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的,即便综述得有理有据,也只是一种“情景再现”式的重复研究。例如《巴黎公社的制度建构及其当今镜鉴》一文中,前言部分: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公社委员会在国家治理、政党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伟大尝试,在公社建立过程中展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根本特征【1】。巴黎公社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为后世的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政党治理、社会治理等提供了借鉴。巴黎公社成立时间虽短,但作为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尝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制度建构对后世无产阶级的制度建设具有参考意义。马克思高度重视巴黎公社的成立与发展,在第一时间以全景、全绘的方式深刻论述了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成就及功绩,并深刻阐释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在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创设,确立了一些无产阶级政权的基本制度,这对后世无产阶级进行的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也指出,巴黎公社在制度建构上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这更是后世的无产阶级应该克服的。后世的研究者也从巴黎公社的思想史价值、社会背景、产生原因、民主政治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经济管理制度、军事制度、历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借鉴等方面对巴黎公社进行了研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2】。在新时期,分析巴黎公社进行的制度建构及制度创新、阐述巴黎公社制度建构的原则、指出巴黎公社制度建构对当今社会的镜鉴,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治理体系,推进我们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及具体制度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

 

出现此类情况,尤其对期刊编辑(审稿人)而言,根本没有再进行后续审阅的必要。当然,还有出现一种“鱼龙混杂”的情况,即作者在“述”的环节中,“注水式”地掺杂了一些个人观点,产生似是而非的朦胧状态,致使期刊编辑分不清哪些是原作者的观点,哪些是作者本人的观点,这种企图蒙混过关的综述方式难免使人反感。

 

4、本末倒置:“评述”代替文献导致研究缺乏客观性

与上述重复研究不同,这种情况的症结在于综述中对研究现状的梳理介绍只是一笔带过,作者反而用大量的篇幅进行评述,之后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结果导致文献综述成了大段评论(或直接写成了研究计划)。例如:《“四个自信”与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的契合理路》,该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中: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四个自信”。民族地区高校,既承担着非民族地区高校的普遍职能,又担负着维系边疆地区稳定的特殊职能。对大学生开展“四个自信”的教育和实践引导,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民族国家观,实现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生活中,民族(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遍价值等多元思潮纷纷粉墨登场,对中国主流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影响着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在此情形下,通过“四个自信”的教育引导,帮助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判定标准,不断提升自身抵御负面思潮侵袭的能力,并上升至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高度,既是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营造充满正向能量的人才培养环境的需要,又是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质量,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注入高级智力支撑的重要保障。为此,需要通过以国史国情体认为核心的主阵地掌控、以历史记忆建构为源点的政治认同养成、以日常生活普及为场域的隐形空间构建、以公共精神培育为目标的社会体系延展途径,实现“四个自信”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作者在交代完研究背景之后,近乎将所有笔墨都放在对“四个自信”的述评上,这种激进式的“任性”表达,弱化了论文的客观性,呈现出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违背了学术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

 

由此说来,学术论文写作一定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文献综述,以严谨的科学设计来寻找、评估、整合研究证据,确保文献综述完整有序。成功的文献综述应当是批判性的或解释性的,“综”与“述”要达到整体平衡,也就是所谓的“夹叙夹议”,实现描述与解释、欣赏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而非简单机械的罗列、堆积。列举以下几种文献综述的方法仅供参考。

 

二、论文中文献综述的方法(结合具体案例)

 

【注】:以下范文均取自于科研写作研究所期刊范文数据库。

 

1、由远及近:按照时间先后展开综述

 

这是以时间维度来定义的概念,即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围绕一个研究主题(问题),作者以时间为节点,对已有研究的推进历程进行梳理。以《诗人之诗、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划分及其诗学意义》为例:

 

在中国诗学史上,随着诗歌创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诗歌的认识日渐深人。到清代中叶,人们明确地将诗歌划分为诗人之诗、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这三种类型。雍、乾时程晋芳在《望溪集后》一文中即指出:“夫诗有诗人之诗,有学人之诗,有才人之诗。”①嘉、道时陈文述在《顾竹峤诗叙》中亦云:“有诗人之诗,有才人之诗,有学人之诗。”?将诗歌明确地划分为诗人之诗、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可以说是清代诗学批评家们对中国诗学批评的一个巨大的理论贡献。关于这一问题,目前仅有贺国强、魏中林《论“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一文,从辨体、破体的角度分析了“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各自的文学类型特征,指出了唐、宋诗为“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的代表性诗型③,但并未探讨这两个概念的提出对中国诗学批评的意义。张健的专著《清代诗学研究》在论及翁方纲的诗学时,虽然注意到了翁氏关于诗人之诗、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的划分,但只是认为翁氏“将才人、诗人之诗分别与某些时代联系起来”④,而并未就此深人讨论,揭示出这种类型划分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中国诗学批评史上的学术意义。因此,本文拟就此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希望拓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前言中的“文献综述”环节,作者直入主题,以清代中叶明确“诗人之诗、才人之诗、学人之诗”三种类型为时间节点,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文献回顾,从“雍、乾”到“嘉、道”,从时间上交代了不同时期的前人对中国诗学批评的理论贡献,即是将诗歌划分成了“诗、才、学”三种类型,之后话锋一转,结合“目前”,将现有的研究现状做了进一步梳理,在介绍贺国强、魏中林、张健的研究观点之后,又分别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指出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为下文(自己)开展“这种类型划分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中国诗学批评史上的学术意义”做好了铺垫。

 

2、内外对比:按照不同地域(地区)展开综述

 

这是以空间维度来定义的概念,即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围绕一个研究主题(问题),作者以空间(地域、地区)为边界,对已有研究进行“对比式”梳理。如果说“由远及近”体现的是一种线性时间上的纵深感,那么“内外结合”体现的则是一种横切面上的宽阔视野。尤其以“中外”(存在明显差异时)对比最为典型,以《比较文学“缺类研究”的问题与困境》为例:

 

文类研究是中西方文学研究的传统。在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开始,在经历古典主义对文类的固定化、浪漫主义对文类的颠覆,以及20世纪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原型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等理论对文类问题的关注之后,形成丰富而复杂的文学类型及其理论。在中国,文类/文体①也无比繁复,风、雅、颂、骚、赋、诗词、传奇、话本、杂剧等,不一而足。当比较文学进入文类研究时,在理论上显示了其广阔的研究空间。在比较视野中,可以对不同文化语境中文学类型的内部发展肌理、审美心理等方面进行互释,寻找差异性和相似性。由于中西文类并不对等,“缺类”问题一直被中国比较文学界所关注,但是从 21 世纪以来的研究情况来看,以“中西文类比较”为选题的研究成果不在少数,而以“缺类”为题名或关键词的文章却很稀少。对“缺类”问题的研究在走过了“中国有无史诗、悲剧”的论题之后,理论和批评研究似乎式微。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比较文学进入所谓 “第三阶段”之后,在坚持文化相对主义前提下,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缺类研究”?在考察“缺类”问题的提出、阐释策略和理论背景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缺类研究”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也值得思考。

 

作者在前言中简要概述了中西文学文类研究的总体状况,之后用“比较视野”引出“缺类”问题,进而给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观点)——“...可以发现‘缺类研究’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一概念的合理性这值得思考。”随后,在正文第一章节——“一、“缺类”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考察与疑问”中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文献综述。

 

经过对国外(法国、美国、德国、捷克)、国内对“缺类”问题是梳理(“综”),作者进而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述”):

 

从中西文学类型的整体来看,如果把“缺类”当作独特研究领域的话,悲剧和史诗的问题并不能代表其全部,但由于“缺类”问题恰恰缘于此,并且对这一问题的叙述多是一种经验式的,并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这就注定“缺类研究”不能显示其广泛性,更不能为其他文类的“缺失”问题拓展出相应的研究空间。所以,从对“缺类”问题的提出到目前比较文学教材、著作对“缺类”问题的描述,都有值得让人反思的地方。

 

之后,作者又分“二、‘缺类’问题的描述现状及其消解”“三、跨文化、文化相对主义对‘缺类’研究的 困境构成”“四、现代文类划分理论不利于‘缺类’研究”三个章节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得出了“‘缺类’ 这个概念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当代语境中,比较文学的文类研究重要的是在文类特征、性质、身份、形态、生成等问题上,坚持跨文化研究原则,辨认其差异性和统一性,而‘缺类’只是一个机械的、不合时宜的命题”的结论。

 

事实上,很多论文的文献综述,是将以上两种方式结合使用的,既包含了时间跨度上的纵深性,又囊获了空间范围里的宽广度。

 

3、细化分类:根据主题(问题)细分观点进行综述

以《脱语境的无效命名与历史的“间隔”——对几种新文化运动评论的反思》一文为例:

 

1933 年,在芝加哥大学的一场演说中,胡适把新文化运动比作欧洲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胡适认为,“它(新文化运动)是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威,以及生命和人类价值的赞誉对抗其压抑的一种运动。”(2)林毓生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激进的反传统运动,“虽然反传统运动在别的地方也曾发生过;但,就‘五四’反传统思想笼罩范围之广,谴责之深,与时间上持续之久而言,在整个世界史中可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现象。”(3)余英时以胡适的“新文化方案”来认识和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余英时认为,“胡适呈现的新文化方案,以最大的角度且极高的层次提出。以这种方式定义的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提倡西方价值与理念,诸如民主、科学、个人的自主性、女子解放等等。它的主要意义亦非局限于指摘,尤其包括孔教的理论与实际在内的中国传统。由他的看法观之,所有上述的实际问题——项目是无尽的——好像都可以纳入‘研究问题’的范畴,……,我想以它作为出发点,指出探究五四时期思想史的一种新方式。”(4)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余英时是以一种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学术思路认识胡适的“五四”工作,并由此进入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论的;王元化认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虽打着“民主”“科学”等旗号,但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以及如何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实现“民主”和“科学”,对于这些问题新文化运动时人并没有认真思考过,王元化认为,“我认为过去写五四思想史很少涉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话是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来的,很少被人注意,倒是表现了五四文化精神的重要方面之一。”王元化把“五四”的精神理解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林毓生在《“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中,一开始就指出“五四”的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什么是‘五四’精神?那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5)两种对“五四”精神的认识孰是孰非?台湾学者张灏则以“两歧性”来认识和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张灏认为“就思想而言,‘五四’实在是一个矛盾的时代:表面上它是一个强调科学、推崇理性的时代,而实际上它却是一个热血沸腾、情绪激荡的时代;表面上‘五四’是以西方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为楷模,而骨子里它却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一方面,‘五四’知识分子诅咒宗教,反对偶像;另一方面,他们却极需要偶像和信念来满足他们内心的饥渴。一方面他们主张面对现实,‘研究问题’;同时他们又急于找到一种主义,可以给他们一个简单而‘一网打尽’的答案,逃避时代问题的复杂性。”(6)新文化运动自其发生以来,就引起诸多不同的评论,是新文化运动本身复杂矛盾的难以形成统一的评论,还是后世学者只是依一般学术研究的思路从不同的视角对新文化运动的切分片论?

 

以上为该论文的“前言”部分,围绕“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主题,在进行文献综述时,作者对(前人)“五四”精神的认识进行了分类,从中可看出从胡适到余英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的评论是一脉相承的,由宏观定义到微观研究,所探讨的“不仅仅是提倡西方价值与理念”,还可以将“上述的实际问题...都可以纳入‘研究问题’的范畴...”,而王元化、林毓生则将其精神具象到“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形而上),第三类(种)理解和认识,则是张灝的“两歧性”。整体而言,“综”的部分较为系统严谨,“述”的部分相对“薄弱”,仅有“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余英时是以一种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学术思路认识胡适的“五四”工作,并由此进入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论的”一句是作者的评论(较明显),起到了穿插过渡作用,但仔细品读,还有一些评论是内隐在“综”的过程中的,如“...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方面...同时”既是前人研究的观点,也可视为是本文作者“赞同式”的评论。最后,作者提出本文的疑问(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本身复杂矛盾的难以形成统一的评论,还是后世学者只是依一般学术研究的思路从不同的视角对新文化运动的切分片论”。

 

4、“特殊”类型:借助理论/方法进行综述

以《诗歌语言中的概念整合》一文为例

 

作者围绕“诗歌语言特点”这一主题,引入了“概念整合”理论,通过对(上图内容)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采用的方式较为巧妙,即借助“理论”这一载体,通过对该理论(研究)的梳理,自然过渡到所要研究的“语言”领域,进而再与“诗歌语言特色”相衔接(诗歌属于语言研究的下层概念),目标明确,看似有“借力取巧”之嫌,其实不失为一种高级处理方式,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一旦借助理论,则后续的行文,势必要紧密依托该理论对研究问题进行论述。随后正文,作者分四个章节(标题如下)展开:

 

一 概念整合的基本要素与实现机制
二 诗歌语言中的概念整合现象
三 诗歌语体与其他语体中概念整合的分布差异及形成原因
四 诗歌语言中概念整合手段高频运用的内在动因

 

由此说来,这种借助理论,搭建桥梁,引出研究问题的方式也是切实可行的。同理,还可以通过对已有“研究方法”的文献梳理,来引出研究问题(此处不举例赘述)。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文献综述的前提是围绕一个大的主题,也即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的研究”,是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的“再研究”, 属于“元研究”的范畴。其目的主要是围绕研究主题(问题),梳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动态,厘清研究现状进展与困境,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因此,文献综述的“综”,即对前人观点的客观阐释和分析要具备系统性,而“述”中所要体现的评论或启示,则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若要形象地比喻,我们可以把文献综述视为是理化实验中的“漏斗”,最终目的都要流向制定的“烧杯”(该论文具体的研究问题)。对与研究主题(问题)有关的以往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概括, 有助于作者充分了解以往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在新旧研究之间建立起联系。良好的文献综述通过广泛研究文献的探讨, 聚焦到作者想探讨的研究问题上, 讨论和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并说明为什么要进行新的研究, 为明确新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