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同主题征稿实现研究问题创新的方式

时间:2023-05-18 21:37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都是论文选题的基本要素。现在,不少学术期刊经常按“专题”进行征稿。这样,广大作者在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过程中,便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同主题的情况下,自己的论文如何提出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研究问题?也即,同一个主题可以分别围绕哪些方面提出多样化的研究问题?为此,我们围绕CSSCI期刊《教育科学》的“师德”主题论文,归纳总结出同主题论文提出不同研究问题的5种方式。

  之所以选择“师德”方面的主题论文,是因为“师德”在不同时代都是很重要的研究主题。之所以选择《教育科学》这本期刊,是因为该期刊所刊发的“师德”主题论文相对较多,便于从中分析归纳写作规律。

  一、“适应性”问题

  “适应性”问题,有两层含义。一是,该主题在特定领域所存在的久治不愈的“顽疾”问题,即长期以来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那些老大难问题。“顽疾”问题正因为久治不愈,所以才需要找到一个新的侧面继续研究;而找到一个新的侧面彻底回答或彻底解决相关问题,其实并不容易,所以有些作者可能知难而退,放弃研究。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坚持研究,并发现一个突破口,就相当于提出了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研究问题。二是,该主题在时代发展的新背景、新条件下所面临的新挑战问题。这里的“新挑战”依附于新背景或新条件,新背景或新条件往往提出新使命,要求人们做出新的回答,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围绕主题探讨“适应性”问题,可以确保提出一个区别于已有研究的新问题。

  比如,加强师德建设一直是不同时期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人们对该话题的持续关注,恰恰说明师德建设的效果不佳。《教育科学》1995年刊发的《论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一文,作者把问题的侧重点放在了“师德的自我调控”上,强调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或许是完全诉诸自我教育并不十分可靠,因此,《教育科学》此后刊发的几篇“师德建设”的论文,则强调“师德建设中的各方关系”。比如2017年刊发的《论竞争性关系中的教师道德学习——基于对教师深度移情发生的分析》一文,作者聚焦教师群体内的关系性存在,依托上述“关系性存在”在教师道德学习的巨大价值,探讨教师道德学习中的深度移情问题。该选题不仅体现了新的侧面即“深度移情”,而且体现了新背景或新条件,即“竞争性关系”。因为竞争是现代社会的主导伦理,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教师的师德建设也不例外。关注到“竞争性关系”,就是关注到新的现实背景,围绕该背景提出的研究问题,自然具有一定新意。

  二、内涵“层次性”问题

  内涵“层次性”问题,就是围绕特定主题研究其内涵,强调内涵自身的层次结构性。正因为主题内涵本身具有多层次结构,所以,对内涵结构不同层次的分别关注,便构成了同主题论文的不同研究问题。

  比如,2001年刊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论》一文,作者基于当时“党和国家再一次提出要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就是探讨师德伦理的内涵。当然,由于这篇论文写作的背景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尚未正式制定出来,因此论文选题更多是从整体层面、宏观层面探讨师德内涵。2020年刊发的《优良道德与关键道德: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的内容思考》一文,论文选题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作者一方面关注到各级各类教育法律与政策文本构成了小学教师专业伦理丰富的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各类文本中的优良道德形态分布零散、多元易变,且更强调“手段善”,因此作者考虑挖掘小学教师伦理中更为稳定、更为基础的道德形态。也就是同样研究师德内涵,该选题更关注师德内涵里的那些处于关键层次的优良道德,更关注“手段善”和“内在善”相统一的那些层面的师德内容。通过聚焦内涵层次,该文提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新问题。

  三、变迁/转化等“过程性”问题

  变迁/转化等“过程性”问题,强调研究主题所指向的具体对象自身的变迁与转化,依托上述变迁/转化所体现的过程性,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其中,这里的“变迁”是指客观对象在特定周期内,性质不变的外在形态的演变与未来发展;“转化”是指客观对象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得以成型等蜕变过程的发展规律。

  比如,1999年刊发的《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文,研究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教师职业道德在形成前和形成后,显然属于两种性质不同的状态,也就是存在“转化”。同样是研究师德,2001年刊发的《试论师范院校培育学生师德的基本模式及其变式》一文,作者则把目光投向“师德培育的模式及其变式”。师德培育存在几种不同的基本模式,而每一种模式内部又存在一些延伸出来的各种变式。基本模式之间存在性质上的差异,但同一基本模式内部的各种变式,则是性质不变的“变迁”。比如,教授-推理模式是师德培育的主模式之一,在不同的学校所使用的具体方案有所不同。上述基础模式存在讲授-讨论、教授-思考、问题-分析、教授道德推理-思考讨论等多种变式。聚焦其中一种基本模式及其对应变式,便相当于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研究问题。

  四、域外启示研究

  域外启示研究,就是聚焦国外的同类主题做启示研究。这一类型的问题比较好理解,我们不再过多展开解释,而直接放选题案例。比如,2011年刊发的《全美教育协会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及启示》一文,作者基于“我国历来有重视师德建设的传统,但通过制定规范推进师德建设的做法却一直效果不佳”这一现实,把研究视野投向美国,研究全美教育协会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经验,从而为我国师德规范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类似的选题思路,也体现在2019年刊发的《美国教师专业道德守则的演进轨迹、理论旨趣与政策启示》一文中。该论文同样是围绕域外启示提出自己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它看到了美国教师专业道德守则分别由教育专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其中前者制定师德规则比较顺利,其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所借鉴,而后者在制定过程中先后遭遇专业"道德潮"和教育道德"大挑战",其曲折经历则提醒其他国家引以为戒。可见,即便是围绕同一主题做域外启示研究,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研究问题。既可以基于域外成功的经验探讨启示,也可以围绕其遭遇的挫折、教训探讨启示,还可以同时基于经验、教训做域外启示研究。

  五、“思想”研究

  主题“思想”研究,就是选取体现特定主题的相关思想,分析上述思想里跟主题相关的特定内容,以明确其本质、价值、影响等。这一提出问题的方式,也很容易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当围绕“思想”提出研究问题时,不管选择谁的思想,都需要确认所选择的思想确实跟自己的研究主题高度相关,而不是强加联系。也即,务必明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思想,而不能随便选择一个思想进行分析。

  比如,1995年刊发的《上善若水——浅释老聃<道德经>所蕴含的师德观》一文,作者实际要研究师德观,并选择《道德经》进行分析。更具体地说,作者把《道德经》里的“上善若水”思想视为老子的师德观。这样的看法,有些反常识。因为人们虽然习惯把“上善若水”理解为一种品德观,但不一定会把它跟“师德”联系起来。而这位作者把《道德经》跟“师德观”联系起来思考研究问题,其实就一定跟别人不一样了。更何况,他还对为何选择这一思想做了解释,即老子是我国最早的大教育家之一,其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师德观。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被后世尊为“至胜先师”的孔子,曾“师老耽”。而且,老子不仅教孔子,更教过更多身份普通的平民百姓,加上《道德经》本身就是老子归隐途中,遇人请教而欣然创作出的。这么多证据,足以推导出老子有学问有道德,而且喜教善教,是一位以身立教的先师。而《道德经》的“上善若水”,恰恰是老子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它必然跟“师德观”高度相关。

  小结

  以上便是我们归纳总结的同主题论文提出不同研究问题的5种方式。当然,上述条目中的个别论文,按照现在的标准看,可能存在形式不规范等不足。但是,瑕不掩瑜。我们选择这些论文的目的是分析其选题,明确其提出问题的可取之处。个别论文刊发的年代虽然相对久远,但其选题思路并不过时,仍然可以为当今作者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