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国外期刊论文选题的几个建议

时间:2023-09-18 21:29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在《什么样的论文适合投稿国外期刊:SSCI与CSSCI论文选题的比较》一文中,我们曾提到,国外期刊论文注重中国知识向国外溢出。中国知识向国外溢出,即“国内-国外”知识沟。那么,如何在论文选题中体现“国内-国外”知识沟?按照学科比较常见(不是冷门学科)、国内作者参与(全为国内作者或与国际作者合作)、期刊接受率不低于15%、国人发文率不低于10%等标准,我们选取8本SSCI期刊(详见下表),围绕上述期刊已刊发的国人论文,归纳总结国外期刊论文选题实现国内知识向国外溢出的具体方式。

期刊名称

学科分区

期刊接受率

国人发文率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语言学Q2

23%

11.89%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管理学Q3

27%

16.26%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管理学Q2

17%

18.64%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心理学Q1

27%

10.32%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教育学Q3

43%

13.83%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经济学Q1

22%

14.37%

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

语言学Q2

26%

13.94%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教育学Q1

21%

13.73%

注:相关数据由公众号“外文期刊局”整理


  一、“中国特色”元素

  国外期刊论文选题要实现国内知识向国外的溢出,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特色”元素。这里的“中国特色”元素,是一种泛指。一提到某事物,人们就能想到“中国”。只要能起到上述效果的事物,就可以视为“中国特色”元素。上述元素能让人们很快想起中国,论文选题时如果涉及上述元素,就能起到国内知识向国外溢出的写作效果。在实际选题时,我们可以直接把“中国特色”元素作为研究对象或变量,也可以将其作为背景信息,还可以将其作为理论视角,等等。

  比如,Confucianism and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firms一文,研究的是儒家文化是否影响员工持股计划的采用。这里的“儒家文化”,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要素。再如,Examining guanxi as an environmental-dependency-coping strategy in China: A 3PL provider’s perspective一文,研究的是“关系”是否以及何时是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管理环境依赖的战略选择所必需的。这里“关系”,就是跟中国“人情社会”紧密相关的、外国人多有耳闻但不完全懂得的概念范畴。

  以上两篇论文是把“中国特色”元素直接作为研究对象或变量,我们再来另外两篇论文。European hub location problem for China Railway Express in the contex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文,研究的是铁路枢纽的定位问题,但又不是研究一个跟中国毫无关系的铁路枢纽,而是研究“一带一路”下的中国铁路快车的欧洲枢纽定位问题。这里的“一带一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在文中充当的是研究背景。再看From “opposition” to “fellowship”: Analysis on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dialectics of I Ching。该文研究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固然跟中国相关,但如果只是研究“中美关系”而不提供其他选题信息,则并不必然带来国内知识向国外的溢出。这篇论文好就好在,作者引入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研究视角,即the dialectics of I Ching(易经的辩证法)。用中国的易经去分析中美关系,自然能得出不同于国外的中国知识。

  二、民族情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饱经沧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情感。正因为民族情感带有本民族独特的发展特征,所以在进行国外期刊论文选题时,我们可以考虑体现“民族情感”,通过“民族情感”体现国内知识向国外的溢出。

  比如,长期以来,中国人对日本的情感是复杂的。这里面既有对历史上两国冲突的愤怒,也有对日本通过现代化改革成为世界强国的震撼。作为一个东方国家,中国对日本的情感不同于西方国家。作为一个历史上曾经辉煌过、如今正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对日本的情感也不同于周边的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上述复杂的民族情感,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学习日语时,中国日语学习者会面临语言学习和身份认同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民族身份认同。那么,民族主义影不影响中国日语学习者?“二语自我”和“国家利益”在语言学习动机中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这就是Does nationalism motivate or demotivate? Unpacking complex identity-motivation nexus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learners of Japanese一文所研究的。再如,Framing, refram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ance in news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news on the China–Japan dispute一文,聚焦中日争端新闻翻译,探讨“为了迎合目的语文化语境,新闻原文构建的立场如何被重新构建”。这里面其实也牵涉到“民族情感”。也即,新闻翻译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原文与译文的对等,而是新闻制作和发布的规范和实际操作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民族情感”除了在国家间的民族中使用,也可以在一国内部的民族中使用。比如,Home-in-language: examining Tibetan migrants’ narratives of homeplace amid China’s urbanization一文,研究的是西藏移民对家的理解,以及他们如何在中国城市化的移民过程中重塑家的意义。中国有句话叫“安土重迁”,说的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西藏当地的原住民也面临搬迁移民的问题。一旦搬迁,就会触动藏族人民的民族情感。对外国读者来说,西藏以及当地的原住民是神秘的。藏族人民易地搬迁,更是一个体现该民族情感地方性知识的重要课题。通过探讨西藏移民对家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移民中重塑家的意义,体现藏族人民地方特色的国内知识得以向国外溢出。

  三、普遍现象中的中国表现

  “普遍现象中的中国表现”说的是,针对中外都存在的特定现象,去研究该现象下的中国方面的表现。从“国内-国外”知识沟的角度看,正因为中外都存在某个现象,所以在这个现象或问题上,中外存在共同关切。有了共同关切,中外之间才可能出现知识流动,形成国内知识向国外溢出。而这里之所以关注“中国表现”而非“国外表现”,是因为中国人发国外期刊是给外国人看的,既然给外国人看,就要展示自己(“中国”)的东西。

  比如,Urban-rural disparities in the prevalence and trend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elderly and their associated factors一文,研究的是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患病率及发展趋势的城乡差异。“老龄化(老年心理健康)”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中国老年人整体表现如何?居住在城市和乡村的老年人,其表现是否以及存在哪些差异?上述问题,就属于“普遍现象中的中国表现”。

  当我们就中外普遍现象思考“中国表现”方面的论文选题时,其实包含着三个方面的指向。一是,研究前沿领域的中国表现。比如,Measuring universities’ R&D performance in China’s provinces: a multistag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perspective一文,测量中国各省高校的研发绩效。这里的“高校研发”就属于前沿领域。测量中国高校的研发绩效,其实就是研究前沿领域的中国表现。当然,测量后的结果,可能发现中国表现很好,也可能表现不好。二是,研究中国的创新表现。相比上一种,这一种只研究中国的“创新”表现。比如,Role of high-speed rail services in China’s economic recovery: Evidence from manufacturing firm inventories一文,关注到高铁服务在中国经济复苏中的作用。高铁是中国的一种名片,发挥高铁服务在中国经济复苏中的作用,这显然是一种经济创新。三是,研究中国的反常表现,也即只关注表现不好的方面。比如,Are public lessons in China teachers’ shows?: an investig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beliefs一文,研究的是中国教师对公共课程的信念及其对专业发展的有效性。中外各国的学校都开设“公共课程”,但该文关注到中国的公共课程带有表演的痕迹。这一反常表现,对国外评价自己的公共课程也能带来一些警示。

  四、中外比较

  在介绍“普遍现象中的中国表现”时,我们曾提到前者包含着中外的共同关切,所以围绕它进行选题,可以实现国内知识向国外的溢出。实际上,要想在选题中体现“国内-国外”知识沟,除了可以研究“普遍现象中的中国表现”,还可以做“中外比较”。中外比较的前提是,中外在特定维度上具有可比性。中外之间如果具有可比性,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共同关切,可以促成知识流动。

  由于“中外比较”理解起来不难,接下来我们直接看几个论文实例。比如,Chinese and American EFL teachers’ beliefs about curricular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s: cross-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一文,研究的是教师信念与教师实践的关系。众所周知,教师信念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任何国家的教师都不例外。对于跨文化背景的外语教师而言,信念与教师实践的关系尤为复杂。这种情况下,对不同国家比如中国和美国的教师展开比较,便有助于深化对教师信念形成的理解。上述理解,不能能展示中国教育的独特信息,也能对美国教育的开展提供启示。

  除了教育学、语言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共同切实,也适合做中外比较。比如Globalisation, indigenous innovation and national strategy: comparing China and India's wireless standardisation和Implemen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Europe: a comparative multi-case study,分别基于“本土创新”和“信息安全管理”,对中国和印度的无线电标准进行比较,对中国和欧洲的相关标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呈现出特定的中国知识并向国外溢出。

  五、中国场域下的中外互动

  “场域”是指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承载客观关系的特定网络,“中国场域”是指中国的“主场”。这里的“主场”,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元素占主导的各种其他网络。相应地,论文选题聚焦“中国场域下的中外互动”,就是研究中国境内或中国元素主导的其他网络内所发生的中外互动。就“国内-国外”知识沟来说,“中国场域”对应“国内”,“中外互动”对应“共同关切”。

  中国场域下的中外互动,首先是常年在华生活的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互动。比如‘Mei nu, mei nu, tai gui le!’: to use or not to use Chinese language in Beijing's Silk Market一文,关注的是来华留学生在北京秀水街市场,与中国商贩讨价还价时所表现出的语言文化现象。除了长期在华生活的外国人要与中国人打交道,那些短途在中国停留甚至想来中国但还没来的外国人、外国机构,也需要跟中国人互动,也值得纳入论文选题。比如,Hospita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at-home: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s of ‘buddies’ at a summer school in China一文,关注的是中国大学的“本地学生伙伴”,也即中国学生与来华国际学生加强交往,以这种“国内国际化”的形式,帮助他们适应中国生活。再如,How do foreign cosmetics companies align their supply chains and distribution channels in China?一文,研究的是外国化妆品公司如何调整其在中国的供应链和分销渠道。也即,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入乡随俗、适应中国消费者而改变自己的营销策略,这也是一种中外互动。

  除了研究上述直接接触当事人的这种中外互动,有时还可以用非直接接触的方式去研究“中外互动”。比如,Constructing a fairy tale around intercultural couplehood on Chinese television一文,聚焦“跨文化夫妻关系”,但作者是通过观察中国电视上的跨文化夫妇来开展研究的,而没有直接选取可以面对面接触的夫妇。

  六、小结

  以上便是我们归纳总结的、国外期刊论文选题实现国内知识向国外溢出的5种方式。前文在介绍“普遍现象的中国表现”“中外比较”“中国场域下的中外互动”等3种方式时,我们曾反复提到“中外共同关切”“中国表现(独特性)”。实际上,“‘中国特色’元素”“民族情感”等2种方式,也需要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比如,一个元素能被称为“中国特色”,肯定是因为它表现出了一些独特性,与国外事物区分开来。而国外之所以对这些中国元素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并称之为“中国特色”,是因为这些元素触动了外国人的某些关切,也即他们的关注点跟中国人的关注点存在一定的交集。再如,“民族情感”之所以也需要满足“中外共同关切”“中国表现(独特性)”,是因为能让一个民族流露出真情实感的那个对象,要么直接指向民族外部,牵扯国际关系,要么指向民族内部,彰显人类普遍价值。不管是哪一种,都跟“共同关切”联系在一起。而一个民族一旦表现出上述情感,本身就已体现了本民族独特的立场和品格,所以满足“中国表现(独特性)”这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