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C刊论文概念研究的三种写作框架

时间:2024-03-17 21:01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近期,在审稿过程中发现有不少论文题目中呈现了“XX内涵”的字样,而就此类论文而言,很多作者会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缺乏“问题意识”,换言之,要基于什么去展开“XX内涵”的研究呢。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结合以下具体实例,来展开分析。

  一、就某一事物的内涵进行界定

  以《“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与内涵的交叉科学检验——一评“资本混合型企业”的决策科学性》(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年9月 第5期)为例。摘要中,作者直接亮明观点:“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解为建立‘资本混合企业’是概念上的张冠李戴……而西方‘资本联合’作为一个企业(资本)组织、运作形式之一也与这种行政手段催生的‘资本混合企业’有本质区别”。引言中,作者进一步指出把“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简单地理解为“通过行政手段在国企中直接混入私有资本”非但不能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经济,反而会改变国企的社会主义性质、目的和功能,进而改变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方向和目的(指明了危害性)。然后作者提出要从企业资本性质、资本结构、宏观和微观目的角度检验“混企”的科学性,运用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内的交叉科学方法,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西方“资本联合型企业”与中国“混企”做本质概念的区别,并从企业的资本性质角度对“混企”的决策科学性展开分析。

  进入正文第一部分,作者分了三个小节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资本联合型企业”中国“混企”的本质加以区别,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没有宏观、微观层面之分,也不隐含“用行政手段在一个企业里把性质、目的完全不同的资料直接混合在一起”,无论是基于理论还是实践,“混企”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理论的否定,也是对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概念的本根本背离。正文第二部分(标题)——“从企业资本性质共性与特征看‘资本混合型企业’的决策科学性”,作者指出现代企业(资本)由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构成,其来源决定了企业的性质。在分别阐明“股权资本性质、内涵与中国国企特征”“债务资本性质、内涵与中国国企特征”之后,在该部分的第三小节抛出一个疑问“中国国企需要向私有资本出售、转让股权资本来改革、发展吗”,紧接着就给予明确回应“这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而是打着改革旗号的对属于全国人民所有的资产、资本、资源的剥夺和再分配,是改变中国政治、经济制度性质的具体的经济行为、手段”。之后的正文三,作者以“加拿大房地产业”(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典型)为案例,去印证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社会功能、目的、作用和价值观,最后给出的论述观点是——“‘混企’不是中国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科学方法”,任何通过行政手段后“顶层设计”来把私有资本直接混入国企股权资本的做法都是对国企性质、目的的背离,这种在企业里搞股权资本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性也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就某一事物的内涵发展进行梳理

  以《“改革”内涵的演进: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党的文献 2016年2月第1期)为例,作者在摘要中指出“‘改革’内涵的演进既是对社会历史现实语言的反映,可以充当认知社会结构变化的‘指示器’,也参与了对社会的构建与影响,成为历史发展的‘助推器’”。相对于上一篇(对“内涵”的界定),这一篇论文则是基于对“改革”内涵内容的不断丰富这一客观事实,着重去体现其内涵的演进过程,即如何从“改革”到“全面改革”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

  正文第一部分,作者先对“改革”做了界定,即“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使之能适应新的客观情况”,并列举了一些例子来佐证“改革”这一词语在国家制定的重要文件中出现过多次。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虽然公报中“改革”只出现了两次,但已经与以往狭义的“改革”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中的“改革”已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中所强调的“改革”,其内容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之后作者又对“开放”做了对比式的解释,并在历史梳理中进一步说明,在推动改革开放的时间过程中,一开始的侧重点是“对内改革”,随后(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开放”出现了2次,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出现了8次,再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改革”出现了163次,“开放”了48次,“改革开放”出现了24次,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由此表明“改革”和“开放”整合为“改革开放”在党和国家政策与制度层面得到认可并成为共识。正文第二、三两部分,秉承第一部分的论述逻辑继续梳理,在论述内容中呈现了由“A”到“B”的(当时的)现实条件及原因分析。结尾处,作者给出最后的观点——“改革”内涵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中演进的,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改革”概念变革为先导,与此同时,社会变革也必然引起“改革”概念本身的变化。

  三、界定“XX内涵”之后进行特征分析、策略研究

  与前两篇不同,这种写作框架,不单单仅以“内涵”为研究对象,而是在对研究主题进行“内涵”界定之后,又去做了进一步的延伸。以《刚性社会矛盾的内涵与特征——关于我国21世纪以来重大社会矛盾的探解》(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年8月 第4期)为例,作者在摘要中指出,刚性社会矛盾是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其与改革初期以个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为主体的柔性矛盾有较大区别,它是改开的伴生现象,也是改革探索中试错法付出的代价,需加以科学对待。前言中,作者陈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结构转型中围绕利益获取而产生了各种矛盾,各群体之间的摩擦、对抗、冲突引起了某些区域性社会不稳定甚至动荡。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对当前重大社会矛盾进行新的理论探索。

  进入正文,第一部分“从经验资料与文献资料看社会矛盾”,作者为了表明“社会矛盾”所言非虚,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梳理多种形式获取数据信息,以推导得出“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类型已经多样化,但对突出的社会矛盾的认知是较为集中的”,通过对诸多社会矛盾冲突事件形成过程、演化逻辑及化解对策的研究,发现诸多突出的、重大社会矛盾冲突已具有难以妥协性特征,常冲破既有的制度化渠道,表现出较强的“刚性”特质。由此作者将这类矛盾概括为“刚性社会矛盾”,进而引出第二部分“什么是刚性社会矛盾”,在该部分的开头,作者认为刚性社会矛盾需从综合性的视角看待21世纪以来新产生的或恶化的社会矛盾,它是对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属性综合起来分析的一种概括。之后,作者用一个段落简单分析了社会矛盾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紧接着又分析了社会矛盾形成因素的社会结构性,指出当前重大的社会矛盾是由社会结构变迁中的诸如制度、政策等变量因素发生变化而引发的。随后又分三个段落,对刚性社会矛盾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即具有利益刚性,其强度与烈度存在高对抗性且发展趋势上具风险性。而在第三部分“刚性社会矛盾的行动主体特征”,过渡段中,作者指出就其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在利益博弈中,强势方过渡攫取弱势方(被动方,亦是利益受损者)利益而引发的。刚性社会矛盾从行动主体的群体特征、行动目标的一致性……等多个方面均与一般柔性矛盾有所区别,进一步阐述了刚性社会矛盾行动主体的特征(就其内容表述看,也是对现存问题表征的描述与分析)。第四部分“科学对待刚性社会矛盾”即回应摘要内容,在对“刚性社会矛盾”进行界定并予以特征描述、分析之后,给出启示建议。一方面在对“刚性社会矛盾”的理解上要有理性认知,另一方面在对其处理上需要进一步探索新机制,提高矛盾化解的效率,从而用最小的成本完成社会转型(这一部分的整体描述更多内容是侧重于如何“理性认知”)。涉及“策略”(偏实践层面的内容),可参考《教育领域探索“混合所有制”:内涵、样态及策略》(教育发展研究 2016年3月)一文。正文第一部分先对教育领域中的“混合所有制”进行界定并体现了其“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多样性”“运行机制灵活性”的三大特征,之后正文二在实践探索上,又进一步划分了三种样态(每种样态又分三小点)进行了详细描述。正文三则是基于前文给出了五点对策建议:“明确试点目的,端正试点动机”“协调利益机制,提振混合动力”“立足学科发展,重在优化治理”“完善顶层设计,破除制度瓶颈”“重视风险防控,稳步推进试点”,即在“内涵”“样态”之后又做了深入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