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15 23:56 所属分类:论文发表 点击次数:
近年来,各省市陆续出台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方案,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河北、四川、湖南、河南等至少二十余个省市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健康科普创作,并将科普作品纳入职称评定的业绩条件之一,对作品形式、数量、字数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不过,各省对健康科普作品的具体要求存在差异,尤其在发表平台、作品类型和数量方面不尽相同。以下为部分省份的具体规定:
一,山东
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的本专业科普专著;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报纸或杂志发表的本专业科普文章;或作为主讲人,进社区、乡村、学校、单位和大众媒体开展的健康科普讲座;或作为宣讲专家,参加电台、电视台录制播放的科普节目;
或作为供稿人或者主讲人,在卫生健康系统相关单位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的本专业科普知识。
二,安徽
副高级职称:三级医院和省市级公共卫生机构申报者获得市厅级以上(含省级以上一级学会)科普奖(限第1位),或在官方媒体发布科普作品,累计2项;二级医院和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申报者获得市厅级以上(含省级以上一级学会)科普奖(限第1位)1项,或在官方媒体发布科普作品1项。正高级职称:
三级医院和省市级公共卫生机构申报者获得市厅级以上(含省级以上一级学会)科普奖(限第1位),或在官方媒体发布科普作品累计3项;二级医院和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申报者获得市厅级以上(含省级以上一级学会)科普奖(限第1位),或在官方媒体发布科普作品,累计2项。
三,广东
指申报人向群众宣传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文字、图画、音频、视频等作品。材料提交建议:提交科普作品原文,音频、视频(时长不超过 20 分钟)及其申报人撰写的作品简介(2000 字以内),申报人为第一作者。
尽管各省政策存在细节差异,但普遍强调科普作品应具备专业性、权威性与传播力。想要顺利获得加分,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普作品类型要求
常见认可形式包括:
•科普文章:在期刊、报纸或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的通俗健康知识文章;
•科普音视频:以音频、视频等形式制作的健康科普内容;
•健康讲座:面向公众开展的线下或媒体健康讲座;
•科普专著:作为主编或副编写出版的专业科普书籍;
2.平台级别要求
不是所有平台发表都算数!通常要求为:
•报刊类:建议选择省部级以上的卫生健康类报刊,如《大众健康报》《家庭保健报》等;
•官方平台:应选择县级以上卫健委或医疗机构的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
3.作品字数、时长要求
如广西要求科普文章不低于1500字,北京则要求2000字以上。音视频作品也常有最低时长限制,投稿前务必仔细阅读当地文件。
4. 科普作品作者署名要求
多数省份要求以“第一作者”或“主讲人”身份参与创作或宣讲,仅作为一般参与者通常不予认可。综上所述,医护人员若想借助科普作品提升职称评审竞争力,必须密切关注本地政策细节,从作品内容、形式到发布平台全面把关,确保符合评审要求。
上一篇:共同一作和第一作者谁含金量更高
下一篇:发表SCI论文需要注意的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