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论文发表

发论文如何让审稿编辑眼前一亮

时间:2022-03-04 15:57 所属分类:论文发表 点击次数:

  如果希望论文成功发表到期刊,审稿编辑这关不可不过,那么如何使论文能够让审稿编辑眼前一亮呢?下面列举几个思考点给大家。
 
  01变量间迁移假设
 
  以《政府消费的生产性——基于生产网络模型的刻画、分解和检验》为例,研究消费的可能都知道,生产性消费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这个时候我们就假设,既然城市居民有生产性消费,那政府作为一个消费主体,是不是也有生产性呢?只要我们提出这个假设,就可以去验证它,那么这个假设如何而来,就是变量之间的迁移,我们把原来那些文献的结果换个点,硬生生地迁移,然后去验证它。比如说,我们是不是还可以从消费类型的角度考虑,以金钱支出直接促进带动经济发展的这种消费有生产性,那么隐性的知识商品的消费或者别的消费类型,有没有生产性?再比如说,不同消费类型之间的生产性是否可以做一个比较等等,我们通过这种主体的(硬生生)迁移,来提出我们的假设。
 
  再以《防卫还是囤积?商标组合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及启示》为例,研究商标的可能有很多,研究企业绩效的也有很多,我们就硬生生地提出一个问题来——不同的商标组合是否影响企业绩效。假如,我们也是研究商标的,那么我们看了这个论文之后,我们是否可以参考借鉴,硬生生地迁移,也提出一个假设来,比如不同的商标组合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是否有影响,或者对企业文化是否有影响,或者对员工工作表现是否有影响等等。
 
  02非学术化/生活性情景
 
  以《早进城的回报:农村移民的城市经历和就业发展》为例,作者不从学术的角度去考虑农民工创新的问题点在哪里,而是从生活的角度来考虑,他考虑的是农民工进城早跟进城晚之间有什么区别,写的是农民工来得早晚的就业表现,那么农民工来得早晚与城市融入是否也有关系,农民工个体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城乡文化冲突是否也有关系,包括一系列待遇的公平性等等,那么来的要早,他们融入得就更好吗?它的城乡文化冲突就更小吗?真不一定。当我们提出这种假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验证它。
 
  再以《父子共治与创新决策——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父爱主义与深谋远虑效应》为例,研究家族企业的有很多,研究家族企业里角色主体的也有很多,那么作者就从家族企业父子冲突、父子关系的角度来提出研究问题,也就是说他的这个问题并非来自于学术文献,而是来自于现实生活,来自于非学术的场景。
 
  再如《创业归来再出发:创业烙印如何影响工作绩效?》,像创业烙印也是一个生活化的场景,有无创业经历对工作绩效有什么影响,这不是个学术问题。只有当作者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它才是个学术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点本身它并不是一个学术问题,它是个生活化的场景。我们是否可以借助这个方法去举一反三,比如说考研或者是考博的挫败经历是否会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或者在别的方面会有什么影响?或者说经历过支援新疆、西藏的人对工作绩效有什么影响,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放很多主体人群进去,去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点,我们可能很容易就能提出一个好问题。
 
  以博士生举例,毕业之后,同样都是博士学位,但院校的层次不同,有的是“双一流”,有的是普通院校。那么院校层次会对就业后5年之内的科研绩效有什么影响,又或者是博士延期会对未来博士毕业5年之内的科研绩效有什么影响,都可以这样去想,从生活化的场景去考虑。
 
  03方法增强情景
 
  这是专门研究方法的,应该说它是一个学术情景,跟第二个是反着的。比如说2000年的时候,我们国内出现了第一篇生态足迹这个方法的文献,那么这个就是从国外向国内引入的一个新方法,那么我们也可以去浏览,比如说经济学、管理学的国际上的顶尖期刊,看看国外现在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研究方法(国内还没有),我们把它引入进来,这篇《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的论文,2000年的时候,(作者)他只需要写写生态足迹的概念,然后写写这个模型是什么,怎么计算,就可以发C刊。如果现在还这样写,肯定是发不了C刊的。因为现在这个模型已经总所周知了,但是如果按照他这个路径来设置自己的问题点,来凸显自己的创新性的话,那么我们完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可以立刻去国外的网站,看看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方法,就看最前沿的(2022年刚出现的),如果国内没有,我们也可以写一个。
 
  以《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2021)为例,这个也是一个以方法为研究主题,然后依托方法本身去发现他的问题,从而就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问题提出来。那么怎么去发现问题,比如我们把用耦合协调模型的C刊论文找来,看完二三十篇之后就会发现它有共性的问题,这个共性的问题用作者的话说这里面是有误区的,应该改。这篇论文已经发表,说明它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他把其中的一个改了,那也就意味着过去用的模型的那些文献中可能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方法增强情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我觉得完全可以,比如说我们会什么方法,知道什么模型,在C刊里面搜上三十几篇,比方就看它模型设计到底有什么问题,我们原封不动的模仿也可以出来一篇论文,只不过换个模型而已。我们把自己定义成小人物之后,进入到这些问题情景里面,去提出我们自己的研究问题,来组织我们的选题,来写我们的论文,难度一下子就降下来了,而且质量还比较好。
 
  别人写偶合协调度模型的修正,我们写个别的模型的修正也很好,因为它不管是经济学的专业期刊,还是类似于像《统计决策》这类偏重于方法的期刊,它们都是需要这种论文的。因为我们改进了一个模型,而这个模型是很多人在用的,也意味着自此之后,再用这个模型,都得参照我们的论文,所以这个论文自然也是好论文。或者我们就把国外2021年、2022年刚出现的新方法搬到国内来,也就是好论文,因为国内没有,是我们把一个先进的方法搬进来的。
 
  如此一来,可能会觉得这和我们原来的判断是不一致的,有差距的,因为我们原来的时候会认为写论文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最起码不应该这么简单,我们写论文应该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然后去发现问题。但是这里有个“文献陷阱”,比如我们是研究消费的,那得读多少文献才能发现大家忽略了政府这个主体,可能已有的文献里面压根没有以政府为主体的,所有的生产性消费都是研究居民消费的,我们怎么才能想到政府主体,这个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我们按照这种问题情景,用这种方式来发现问题的话,比如把消费主体延伸到政府、学校等等,它虽然很机械,但它是成立的,而且这个问题是真问题,当然你也可以进一步地去提升。比如说有人觉得,他写政府,我写学校,是不是创新性不够,其实是有创新性的。但若是不甘心,完全还可以把政府的、学校的、社会组织的、企业居民的生产性消费放在一块,再做一个比较再提升一步。
 
  那么,这个在培训课程里面,我们也把它叫做选题密码。再加一个密码,再加一个问题情景,多个主体进行比较,自然就提高了。如果还不甘心,还可以把国内的和国外的进行比较,把中国政府跟美国政府进行比较,或者把中国的高校跟美国的高校进行比较……增加问题情景,就是选题密码的叠加,一下子弄上三个选题密码,三个情景一块写,比如说政府消费,再融入上一个生活化的情景,比如说政府的民生消费,涉及到民生支出的这种消费。如果觉得还不行,算它的生产率,再不行,算它的影响因素,再不行,算它的影响路径等等,我们都可以去深挖、都可以去做,只要提出来的一个点,后面的都好说,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步看起来非常的机械,就硬生生的,但是后面我们把多个问题情景叠加起来,也是个好选题(好论文)。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如概念的拆解、理论的检验,抽象的测量等等,那么它还有很多的这种选题密码(问题情景),叠加得越多,选题的质量也就越高,当然写作的难度相应也会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