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农业论文

乡村果树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18 10:02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本文对贫困地区果树发展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选择、产业拓展、责任厘清、机制创新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地区;果树产业;问题;对策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我国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兴旺是其中的关键。贫困地区大多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果树产业是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变现的绿色健康、生态环保长效产业,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但是,发展果树产业非一蹴而就,现实中存在一些系统性、较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和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一、常见问题

  (一)产业发展对市场敏感度低,缺乏科学规划

  农村果树种植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信息来源渠道较少,缺乏对市场的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往往盲目跟风、随意发展,看见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一旦销售受挫,动辄乱砍果树,严重挫伤种植果树的积极性。

  在市场机遇到来时,不尊重科学规律,没有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来科学规划。现在晚熟李子、红心柚市场销路较好,一些地方无视本地海拔高度、气候土壤情况、水源条件,盲目规划栽植品种,比如在低海拔地块种植晚熟李子,或在高海拔地块种植红心柚,结果均导致效益不理想。

  (二)品種落后老化,适应性差,生产力低下

  果树品种更新不及时,良种化程度低;树龄偏大,有的多年未经过管理、整形和修剪,果树生理机能逐渐衰退。有的不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盲目引进外地品种,造成果树水土不服,产量、质量跟不上。

  (三)劳动力短缺,管理粗放,成为产业发展障碍

  绝大部分果树种植户以家庭为主分散经营,你干你的,我干我的,管理粗放,技术管理跟不上时代发展和生产实际要求。以枇杷为例,枇杷是异花授粉植物,通常由昆虫授粉,在前期雨水多的年份,昆虫授粉情况不理想,如果没有人工授粉,将直接影响结果。枇杷树叶片较大较密,如果修剪不到位,树体通透性差,也会影响开花和结果。另外,枇杷树的病虫害较多,平时的防病治虫跟不上,将会严重影响种植收益。

  (四)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参与果树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和规范化的专业合作社较少,生产组织化程度还很低,特别是在采后果品处理、分级、包装和销售等方面比较薄弱,产业链条不健全,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销售主要依靠农户自销或者商贩上门收购,缺乏统一的营销组织,导致销售被动、风险大、销售难、价格不稳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产品销售收益和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二、主要对策

  (一)尊重经济规律,坚持市场导向

  发展果树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哪儿种、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需实地调查研究,多方论证,科学统筹规划,避免行政过度干预。

  (二)建设优质果树苗木繁育基地

  通过建设优质果树苗木繁育基地,及时更新品种,防止品种落后老化。还可以降低苗木成本,稳定果苗市场供应,杜绝因买到假果苗给果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明确责任主体,切实落实管护机制

  对房前屋后的零星果树,采取“树随地走,责任到户”的办法,实行谁家树、谁管护、谁负责。对村集体发展的成片果树,增设脱贫攻坚公益性岗位,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作为护树员,加强肥水、除草、病虫害防控等巡查管护工作,既能帮助解决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又可满足产业发展的管护要求,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四)加强品牌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差异化战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果业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质量效益较低、产品安全性参差不齐,需要在思想认识、科技投入、质量管理方面追赶超越。思想认识上要树立品牌意识,争创知名品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主产区加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保护,打造 “无公害”“有机”“绿色”果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实力。科技投入上要加大地方名特优水果品种选育力度,发展特有的、难以复制和不可替代的地方优势水果产业。质量管理上要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为名特优果品的规范化、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和促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完善农村电商应用服务体系,拓展销售渠道

  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积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利用遍布城乡的电商服务站点和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同时组建直播带货网络销售团队,与电商平台、物流公司、专合社、果农共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互联网对接销售市场,帮助果品搭上“电商快车”。

  (六)探索建立新的集体经济经营机制

  依靠政府投入或社会捐赠的产业扶持基金作为启动资金,成立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果农以果园资产入股,村组干部担任集体公司管理者。集体公司接管果农果园后,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一方面可以解决果农分散经营中存在的劳动力短缺、管护不到位、市场风险大、成本高利润薄等问题;另一方面集体公司有了具体的经营业务,可以产生利润,有利于实现股权收益的最大化。利润的一部分用于集体公司扩大再生产,一部分用于果农分红,余下的作为对村组干部的激励,通过利润分配平衡村集体、果农、村组干部三方利益,可以达到激励村组干部和果农们干事创业、发展致富的目的。

  总之,通过发展果树产业,达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就要选得准、延得深,更要责任清、机制活。产业选择上注重因地制宜,重点看是否适合当地气候和资源条件,是否有龙头企业带动,是否具市场效益和前景、是否能带动千家万户。产业拓展上,向广度深度进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和“互联网+农村”。责任厘清上,要明确主体,落实管护责任。机制创新上,勇于先行先试,注重平衡各方利益,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