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小人物写论文的切入思路

时间:2022-03-03 09:08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1选题的基本要素
 
  按照规范的论文选题流程,选题包括三个基本的要素,分别是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如《政府消费的生产性——基于生产网络模型的刻画、分解和检验》,一看就知道这是研究消费的,消费是作者的研究主题,那么研究问题则是把生产性消费迁移到政府这个层面,以前我们研究消费的时候,更多的考虑是城市居民,而这篇论文,消费的主体则是政府,那么政府消费是否也具有生产性,这是(作者)他的研究问题。网络模型的刻画、分解和检验则是作者的研究方法。这一选题的三要素还是比较明显的。
 
  再如《早进城的回报:农村移民的城市经历和就业表现》,这篇论文的研究主题是农民工,它的问题是农民工进城的早晚有何区别,比如就业难度、范围、回报等等。那么通过后续文章得知,作者就做了一个较长时段的历史性的研究,结果发现早进城的回报是更加明显的,它的研究方法采取的是定量研究。
 
  再如,《防卫还是囤积?商标组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启示》。一些企业注册很多商标,这是为了囤积自己的商标,还是为了防止别的公司注册它的商标,商标组合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什么影响?这可能是管理学领域研究商标的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此选题,它的研究主题就是商标,研究问题就是商标组合对企业绩效产生什么影响。再如,《父子共治与创新决策——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父爱主义与深谋远虑效应》,它的研究主题是家族企业,它的研究问题是代际传承中父爱主义与深谋远虑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它的研究方法也是定量研究,我们一看就能看出来。
 
  最后一个,《创业归来再出发:创业烙印如何影响工作绩效?》,它的研究主题是创业,研究问题是创业烙印如何影响工作绩效,研究方法也是定量的。
 
  通过观察以上五个选题,我们需要去考虑它的问题是如何来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愁研究主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都有自己擅长和喜欢研究的主题。至于研究方法,也不用太愁,因为我们大部分经济管理学科的作者对研究方法都不会陌生,尤其是定量的方法,很多质性的方法也比较擅长。即便是一些硕士生、博士生不会方法,也可以跟着导师学,掌握得也会比较快。我们愁的是研究问题,正如前文所述,研究消费的作者是怎么想到把消费主体放到政府组织上来的?研究农民工的作者是怎么发现农民工的进城早晚可能与他的就业表现有关系的?研究商标的作者是怎么把商标组合和企业绩效联系起来的?研究家族企业的作者是怎么考虑到代际传承中父爱主义与深谋远虑效应的?研究创业的作者又是如何提出他的研究问题的?其实这才是我们大部分人写论文(包括做课题)时的难点,所以我们的核心就是要去探讨如何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只要突破了这个环节,应该说,我们的选题质量就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2研究问题如何提出
 
  不管是学生时代的我们听老师讲,还是为人师之后给自己的学生讲,反复被提及的一句话是:一篇论文(一个选题)有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生产性消费”为例,因为它已经提了好多年,相关的文献也比较多,如果我们自己直接写都觉得没法写,必须找到切入点(问题点),写这个东西才能有价值,可现实中,往往是脑子里一片空白,很难一下子就想到我们要研究什么,就是如何来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路径来看一下研究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大人物的路径
 
  通过大量的文献积累,专业的文献(经典的、前沿的)都去涉猎,日常的广泛阅读,厚积薄发,高屋建瓴,掌握的资源也比较多,知识视野也比较广,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采取的是一种学术研究导向的提出问题的路径,即先研究后写作,先看大量的文献,先把研究做好,然后通过写论文把研究的成果表达出来,这是大人物提出问题的路径。
 
  回去多读文献,不读文献怎么深入研究,怎么写论文?这句话成为导师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最中肯也是最敷衍的回答。问题是,落实的情况如何?学生是否真的认真去读文献了?可能有的导师比较负责任,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或是师门交流会,来督促学生的学习进度,但有的导师三两个月见不到人,学生的研究能力、写作能力能提高到哪去?学生到底读没读文献都是个问题。
 
  实际上,很多人并不能做到广泛地涉猎自己学科的经典文献、前沿文献。厚积薄发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做不到的。
 
  小人物的路径
 
  先要进入一个问题情景,进入之后,就会发现比较容易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提出研究问题之后我们再去求证这个观点,为什么这里是求证而不是表达呢?因为这时我们只是发现了一个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答案,做不出判断。我们并没有做大量、长期的文献阅读和研究的积累,只是快速地发现了一个问题。而“大佬”们,他们在写论文之前是有答案的,最差也有假设,他的论文可能就是表达他的观点、发现或者验证他的假设。
 
  但是,对我们小人物来说,我们甚至连个假设都没有,只是发现了一个问题,觉得这个问题挺好,但不知道答案可能是什么,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要去求证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写论文去求证一个观点(而导师们、大人物们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去得出一个观点),是通过写论文本身得出问题的答案,得出我们的观点。所以这种路径它是以写作为导向的,并不是以研究为导向的,它是先写作后研究或者是边写作边研究。尤其对于在读的博士生或者青年教师而言,本身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也很难静下心来去日积月累,想做到厚积薄发也很难,尤其是大部头的经典文献、国内外大量的前沿文献也没有广泛涉猎。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即便文献可以不读,但论文必须得写。
 
  如果是一个本科生或者硕士生,那类似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让他去读文献,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自认为没有必要,只是写个论文就毕业而已,读这么多文献干什么?所以现在的学生也都现实得很,我们可以引导他,但我认为确实需要去做区分。如果一味机械地去要求学生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做文献的(阅读)积累,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这样去做,是否会出现如下状况:我们认为自己为人师的责任尽到了,但是学生实际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学生也会认为问题很大,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没学到什么东西,一旦涉及沟通提问问题,老师就让去读文献,他们觉得没有学到什么实际的技能,而真正的专业知识也没学到,因为读书也没认真读。
 
  从这一角度讲,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这两种路径。第一种路径,我们应该提倡的、传统的、正宗的做研究写论文的路径。第二种路径,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短期主义的、快速追求效率和结果的路径,那么两者之间可能是一个量变质变的关系。如果要求一个学生去看大量的文献,通过阅读积累做研究、写论文,这种方式并不太现实,比如有些学生就是对着干,偏偏就不按我们说的做,这也就意味着师生关系比较拧巴,如何改变这种关系,在不同的阶段做出不同的选择,即在还未成名立腕之前,可以去选择小人物路径,以快速的发现问题、撰写论文的方式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
 
  我们不先积累,倒过来先写上三五篇C刊,先从量变到质变,我们只要在一个方向上不断去深挖、去研究、去写作,三五年的时间就质变了,我们就会成为这个方向上的小专家,就会小有名气。我们以写作带动阅读、带动研究,这就是写作倒逼研究,所以它会有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即写作引起质变,而不是阅读引起质变,在不同的阶段做出不同的选择。应该允许学生、青年学者做出这种区分,也就是说不一定都要按照传统的路线去做学问、去写论文。可以通过小人物路径,先写论文后做研究,先发C刊后实现学术积累,那么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问题情景,所谓的问题情景是什么?我们如何进入问题情景,我们下一节再详细展开。